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数据库为什么要建索引?

一、数据库为什么要建索引? 在满足语句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少的访问资源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原则,这和执行的 SQL 有直接的关系,索引问题又是 SQL 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常见的

一、数据库为什么要建索引?

在满足语句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少的访问资源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原则,这和执行的 SQL 有直接的关系,索引问题又是 SQL 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常见的索引问题包括:无索引(失效)、隐式转换。1. SQL 执行流程看一个问题,在下面这个表 T 中,如果我要执行 需要执行几次树的搜索操作,会扫描多少行?

这分别是 ID 字段索引树、k 字段索引树。

这条 SQL 语句的执行流程:

1. 在 k 索引树上找到 k=3,获得 ID=3002. 回表到 ID 索引树查找 ID=300 的记录,对应 R33. 在 k 索引树找到下一个值 k=5,ID=5004. 再回到 ID 索引树找到对应 ID=500 的 R4

5. 在 k 索引树去下一个值 k=6,不符合条件,循环结束

这个过程读取了 k 索引树的三条记录,回表了两次。因为查询结果所需要的数据只在主键索引上有,所以必须得回表。所以,我们该如何通过优化索引,来避免回表呢?2. 常见索引优化2.1 覆盖索引覆盖索引,换言之就是索引要覆盖我们的查询请求,无需回表。

如果执行的语句是 ,这样的话因为 ID 的值在 k 索引树上,就不需要回表了。

覆盖索引可以减少树的搜索次数,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是常用的性能优化手段。

但是,维护索引是有代价的,所以在建立冗余索引来支持覆盖索引时要权衡利弊。

2.2 最左前缀原则

B+ 树的数据项是复合的数据结构,比如 的时候,B+ 树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建立搜索树的,当 这样的数据来检索的时候,B+ 树会优先比较 name 来确定下一步的检索方向,如果 name 相同再依次比较 sex 和 age,最后得到检索的数据。

可以清楚的看到,A1 使用 tl 索引,A2 进行了全表扫描,虽然 A2 的两个条件都在 tl 索引中出现,但是没有使用到 name 列,不符合最左前缀原则,无法使用索引。所以在建立联合索引的时候,如何安排索引内的字段排序是关键。评估标准是索引的复用能力,因为支持最左前缀,所以当建立(a,b)这个联合索引之后,就不需要给 a 单独建立索引。原则上,如果通过调整顺序,可以少维护一个索引,那么这个顺序往往就是需要优先考虑采用的。上面这个例子中,如果查询条件里只有 b,就是没法利用(a,b)这个联合索引的,这时候就不得不维护另一个索引,也就是说要同时维护(a,b)、(b)两个索引。这样的话,就需要考虑空间占用了,比如,name 和 age 的联合索引,name 字段比 age 字段占用空间大,所以创建(name,age)联合索引和(age)索引占用空间是要小于(age,name)、(name)索引的。

2.3 索引下推

以人员表的联合索引(name, age)为例。如果现在有一个需求:检索出表中“名字第一个字是张,而且年龄是26岁的所有男性”。那么,SQL 语句是这么写的

通过最左前缀索引规则,会找到 ID1,然后需要判断其他条件是否满足在 MySQL 5.6 之前,只能从 ID1 开始一个个回表。到主键索引上找出数据行,再对比字段值。而 MySQL 5.6 引入的索引下推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可以在索引遍历过程中,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直接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次数。这样,减少了回表次数和之后再次过滤的工作量,明显提高检索速度。

2.4 隐式类型转化

隐式类型转化主要原因是,表结构中指定的数据类型与传入的数据类型不同,导致索引无法使用。所以有两种方案:

修改表结构,修改字段数据类型。

修改应用,将应用中传入的字符类型改为与表结构相同类型。

3. 为什么会选错索引3.1 优化器选择索引是优化器的工作,其目的是找到一个最优的执行方案,用最小的代价去执行语句。在数据库中,扫描行数是影响执行代价的因素之一。扫描的行数越少,意味着访问磁盘数据的次数越少,消耗的 CPU 资源越少。当然,扫描行数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优化器还会结合是否使用临时表、是否排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3.2 扫描行数

MySQL 在真正开始执行语句之前,并不能精确的知道满足这个条件的记录有多少条,只能通过索引的区分度来判断。显然,一个索引上不同的值越多,索引的区分度就越好,而一个索引上不同值的个数我们称为“基数”,也就是说,这个基数越大,索引的区分度越好。

MySQL 使用采样统计方法来估算基数:采样统计的时候,InnoDB 默认会选择 N 个数据页,统计这些页面上的不同值,得到一个平均值,然后乘以这个索引的页面数,就得到了这个索引的基数。而数据表是会持续更新的,索引统计信息也不会固定不变。所以,当变更的数据行数超过 1/M 的时候,会自动触发重新做一次索引统计。

在 MySQL 中,有两种存储索引统计的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参数 innodb_stats_persistent 的值来选择:

on 表示统计信息会持久化存储。默认 N = 20,M = 10。

off 表示统计信息只存储在内存中。默认 N = 8,M = 16。

由于是采样统计,所以不管 N 是 20 还是 8,这个基数都很容易不准确。所以,冤有头债有主,MySQL 选错索引,还得归咎到没能准确地判断出扫描行数。

可以用 来重新统计索引信息,进行修正。

3.3 索引选择异常和处理1. 采用 force index 强行选择一个索引。2. 可以考虑修改语句,引导 MySQL 使用我们期望的索引。3. 有些场景下,可以新建一个更合适的索引,来提供给优化器做选择,或删掉误用的索引。

二、mpp数据库可以建索引吗?

可以。

    在GBase 8a MPP Cluster中内嵌全文检索引擎,支持表中所有文本类型字段的索引与查询。

   支持参数化管理,索引建立、分词、索引维护、搜索等过程均可以通过GBase 8a MPP Cluster的标准配置文件进行方便的配置。

   在GBase 8a MPP  Cluster中内嵌文本切分器功能,以实现对文本列、搜索串的单字切分,并能保证两者的切分规则、切分结果的一致性,防止由上下文语境导致的切分不一致。

支持全文索引同步查询,在创建索引过程中可实现查询功能。新追加数据可分批创建索引,当索引数据缓冲区中数据处理完成到索引文件后,用户可立即搜索到这些已创建索引的新内容,而不是等所有新数据都建好索引之后才能查询。

支持数据库表中已建立全文索引列的词句逻辑表达式查询(AND、OR、NOT)、NEAR查询,并支持与非全文索引字段之间的逻辑组合查询

三、建索引 大数据

建索引 大数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的急剧增长让数据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在处理大数据时,一个关键的技术是建立索引。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库中的特定数据项。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合适的索引可以有效提高数据查询和检索的效率。

建立索引是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为数据库表中的列创建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降低数据检索的时间复杂度。在处理大数据时,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至关重要,因为不恰当的索引设计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甚至索引失效。

索引类型

在大数据环境下,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聚集索引是按照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构建的索引,可以加快范围查询的速度。而非聚集索引则是独立于实际数据存储顺序的索引类型,适用于频繁更新的数据表。

除了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还有唯一索引、复合索引等不同类型的索引可供选择。唯一索引确保索引列中的数值唯一性,而复合索引则是通过多个列组合建立的索引,可以加快多条件查询的速度。

索引设计原则

在为大数据表设计索引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保证索引的有效性和性能提升:

  • 1. 选择合适的索引列:根据数据表的查询需求和频率选择建立索引的列。
  • 2. 避免过度索引:不应该为每一列都创建索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索引数量。
  • 3. 定期维护索引:随着数据的变化,索引需要定期重建和优化以保持查询性能。
  • 4. 使用覆盖索引:覆盖索引可以避免数据库的回表操作,提高查询效率。

在大数据环境下,索引设计的优化是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关键之一。良好的索引设计可以显著提升数据查询效率,降低系统负载,从而提升整体的数据处理能力。

大数据索引实践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索引实践,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来优化索引设计:

  • 1. 数据分区索引:将大数据表分成多个分区,为每个分区建立独立的索引,可以降低单个索引的大小,提高查询效率。
  • 2. 垂直分割表:将大数据表按照列的不同特点进行垂直分割,根据查询需求建立相应索引,提高查询性能。
  • 3. 水平分割表:将大数据表按照行进行水平分割,将数据均匀分布在不同节点上,建立分布式索引,提高查询并发性能。

综上所述,建立索引是大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合理的索引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数据查询效率,降低系统负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处理大数据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保证数据处理流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四、亿级数据库建索引有什么坏处?

亿级数据库建索引坏处是:

由于索引是完全独立于基础数据之外的一部分数据。

假 设在Table ta 中的Column ca 创建了索引 idx_ta_ca,那么任何更新 Column ca 的操作,MySQL在更新表中 Column ca的同时,都须要更新Column ca 的索引数据,调整因为更新带来键值变化的索引信息。

而如果没有对 Column ca 进行索引,MySQL要做的仅仅是更新表中 Column ca 的信息。这样,最明显的资源消耗就是增加了更新所带来的 IO 量和调整索引所致的计算量。

五、什么是数据库索引?

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快速查找和检索数据库中的记录。它通过对表中的特定列或一组列创建排序的指针,从而显著提高查询速度。

索引充当捷径,允许数据库快速定位数据,无需扫描整个表,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

六、数据库索引怎么用?

数据库索引是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数据结构。它能够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数据,减少了查询的时间复杂度。

以下是使用数据库索引的一般步骤:

1. **选择适当的字段**:根据查询的需求,选择经常用于查询的字段作为索引字段。通常选择经常被用作条件判断、排序和连接的字段。较大的表可能需要多个索引。

2. **创建索引**:在所选的字段上创建索引。在大多数数据库中,可以使用 CREATE INDEX 语句或通过管理工具创建索引。

3. **考虑索引类型**:不同的数据库支持不同类型的索引,如B-tree索引、哈希索引、全文索引等。根据数据的特性和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

4. **维护索引**:索引需要实时保持与底层数据的一致性。当对表进行插入、更新、删除操作时,数据库会自动更新索引。但是,过多的索引可能会影响性能,因此需要权衡索引的数量和效率。

5. **查询优化**:数据库会根据查询条件和索引的存在自动选择使用索引还是全表扫描。然而,为了进一步优化查询,可以手动编写查询语句,明确指定使用的索引。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虽然索引可以加速查询,但索引本身也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因此,需要权衡索引的数量和存储成本。

- 索引适用于频繁执行读取操作的表,对于很少执行查询的表可能不需要索引。

- 索引在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时会带来额外的开销,因为索引需要保持与底层数据的一致性。

总之,合理使用数据库索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库查询的性能,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优化。建议在设计数据库和查询时,结合实际需求和性能指标,慎重选择和使用索引。在处理大型数据库或复杂查询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性能调优和测试。

七、大数据 建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还可以优化业务流程并提升决策效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建立和管理大数据库变得尤为重要。

大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处理海量数据、实时数据以及多种数据格式。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企业可以获得更准确、更全面的市场趋势和用户行为数据,从而为产品研发、营销推广、风险控制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建立大数据库的重要性

建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和管理规范,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集中存储在一起,并进行管理、维护和查询的过程。建立合适的大数据库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效率,还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大数据库的建立需要考虑到数据的采集、存储、清洗、分析以及应用等环节,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只有建立了规范化、高效的大数据库,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大数据建库的关键步骤

1. 数据采集与整合:从不同数据源采集数据,并将其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中。

2.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重、转换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3. 数据存储与管理: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和架构,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并能够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查询。

4.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

5. 数据可视化与应用:将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帮助企业管理者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制定相应的决策和策略。

大数据建库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实际建立大数据库的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很多挑战,如数据质量不佳、数据安全隐患、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 加强数据治理,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监控机制。
  • 采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 进行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升团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 引入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以减轻企业自身建库的压力。

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建立合适的大数据库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的创新和增长。

八、pg 数据库 索引删不掉?

pg数据库的索引删不掉,索引是不能删除的,除非你把整个数据库删除,索引也就不存在了

九、oracle数据库索引种类?

1.b-tree索引Oracle数据库中最常见的索引类型是b-tree索引,也就是B-树索引,以其同名的计算科学结构命名。CREATEINDEX语句时,默认就是在创建b-tree索引。没有特别规定可用于任何情况。

2.位图索引(bitmapindex)位图索引特定于该列只有几个枚举值的情况,比如性别字段,标示字段比如只有0和1的情况。

3.基于函数的索引比如经常对某个字段做查询的时候是带函数操作的,那么此时建一个函数索引就有价值了。

4.分区索引和全局索引这2个是用于分区表的时候。前者是分区内索引,后者是全表索引5.反向索引(REVERSE)这个索引不常见,但是特定情况特别有效,比如一个varchar(5)位字段(员工编号)含值(10001,10002,10033,10005,10016..)这种情况默认索引分布过于密集,不能利用好服务器的并行但是反向之后10001,20001,33001,50001,61001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分布,能高效的利用好并行运算。6.HASH索引HASH索引可能是访问数据库中数据的最快方法,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集群键上不同值的数目必须在创建HASH集群之前就要知道。需要在创建HASH集群的时候指定这个值。使用HASH索引必须要使用HASH集群。

十、GP数据库有索引么?

有的。

在分布式数据库GP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索引。

因为,GP中的数据表是分布在多个节点上的,这意味着每个节点都扫描全部数据的一小部分来查找结果。如果使用了表分区,扫描的数据可能更少,通常这种情况下使用索引未必能提升性能。

然而,GP支持b-tree和位图索引(bitmap)。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