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300字有关未来能源的作文

一、300字有关未来能源的作文 老师布置了一篇《未来的能源》习作,要求展开丰富联想。可是,写什么好呢?我沉思起来,不知不觉地闭上眼睛…… 当我睁开眼睛时,已经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一、300字有关未来能源的作文

老师布置了一篇《未来的能源》习作,要求展开丰富联想。可是,写什么好呢?我沉思起来,不知不觉地闭上眼睛……

当我睁开眼睛时,已经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一座座立交桥犹如一道道彩虹似得挂在天空中;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更不可思议的是样式古怪的车,它们排出来的竟然是水蒸气!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出现了一个方头方脑的机器人:“我叫小灵通,听说你有一篇《未来的能源》作文不会写,我就让你来参观未来世界,并做你的导游。”

“你怎么知道我要写作文?”我惊奇地问道。

“要么怎么叫小灵通嘛!”它说。

“这里是公元2048年。由于石油于5年前耗尽,现在公路上跑的都是电动汽车和氢气动力汽车。”小灵通讲解到。

“氢气动力汽车?”我不解地问。

“对,氢是既高效又环保的新型清洁能源。它大量存在于水分子中.人们可以通过电解将其分离出来,供人们大量使用。人类已经开发出了使用氢气做燃料的发动机,氢燃烧后有还原成水蒸气不会污染环境.所以人们不再使用不环保的石油燃料了。”小灵通说。

“那还有加油站吗?”我忍不住又问。

“现在也没有加油站了,取而代之的是‘加电加气’站。”小灵通说.

“未来有的主要能源电与氢气,那上那去发那么多电呀?”我问小灵通。

“你猜猜看!”“用太阳能!”我自信地说。“可该怎么使用它呢?具我所知,它们可不太好用呀?”我不解地问。

“也对也不对。应该是‘人造太阳’!” “什么? ‘人造太阳’?没看见天上有这么个宝贝呀?” 没等它说完我大惑不解地四处张望. “看把你急的.这是一种能模拟太阳发出巨大能量的新型核电站,不是挂在天上的。”小灵通提醒我.

“那你快给讲讲嘛!”我有些迫不及待了。

“那要从你们那时候的托卡马克装置说起。太阳能产生巨大的能源是因为它压力大,温度高,能让几个氢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氦原子核,然后放出超大能量,人类把这叫做核聚变。这对太阳来说是小菜一碟。可人类怎么去掌握这么超高温超呢?” “氢弹爆炸不就是核聚变吗?我们人类不早就掌握这种本领了吗?”没等它说完我急忙插上话题。

小灵通不屑地回答:如果人类真想把核聚变当成新能源的话,比如建个核聚变发电站什么的,能象扔颗氢弹那么容易吗? 氢弹爆炸的核聚变,你控制的了吗?控制不了,又怎么能利用呢?”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人类需要的,是能够控制的核聚变反应堆,不是一个挂在天上的太阳。

“对,当参加核聚变的燃料被加热到几亿度的高温时,原子里的原子核和电子就分了家,成了带电粒子。而‘托卡马克’装置就是可以将高温高压的带电粒子托举在真空中的磁容器。有了它再高的温度和压力也不怕。”小灵通像在给我补课。

“那燃料够用吗?还是用氢吗?”我又忍不住问。

“用氘(与dao刀字同音).海水里有打量的氢原子的同位素—氘。它是进行核聚变的巨大燃料来源。一升海水可以提取30毫克氘。这些氘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全球海洋中约含有40万亿吨氘,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来自大海的核聚变能源是清洁、安全、取之不尽的理想能源。像这种‘人造太阳’我国已有几十个了,它们为我们国家发电做出了很大贡献,是能源的主力军。”

……

“咚!”支撑我的书倒了,我从梦中醒来,发现本子依然空着,但灵感如潮水一般涌来.我把梦中的经过全记录了下来。

如果未来的能源真的是像想象的那样就好了, 那样既高效又环保,比石油强多了。50年后的能源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国家自己的人造太阳会成功吗?我赶紧查阅相关科技资料。原来我国的托卡马克装置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他们用了8年时间,已经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容器,可以把稳定的反应时间提高到1000秒,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个科学家,专攻‘人造太阳’。也许50年后,当我再遇见小灵通时,我将会自豪地告述它,我国的‘人造太阳’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呢。让我们憧憬着那一天早日到来吧!

二、人们将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

A、由题意知,化石燃料就是碳素燃料,故A正确;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利于控制化石燃料u使用,从而减缓了温室效应,故B正确;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菠菜蛋白质“发电”参照了太阳能电池u制造原理,属于太阳能文明,故D错误;

故选D.

三、人类还能找到新能源吗?

人类现在找到新能源的机率很小....如今最好办法就是环保`这样才能保持能源不会过快的被用完.能够为科学家们提供时间.研制出新的能源来.

四、目前人类开发出了许多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液氢。未来还可能开发哪些能源?

第一,发展高效非化石燃料的地面先进交通工具,缓解和部分解决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供应不足的制约性难题,减轻交通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 第二,提高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和煤炭高附加值利用水平。 第三,突破大容量、低损失电力输送技术,保障中国电力的长距离安全输送;解决分散、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稳定安全发电和输电技术,为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架设“桥梁”。 第四,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和原材料技术。 第五,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第六,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海洋能发电)。 第七,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 第八,加强部署新型核电技术和核废料处理技术的研发,解决核电站乏燃料中强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问题,大幅度增加核电装机,提升中国核能利用技术水平,促进民族核装备工业的形成。积极参与ITER的工程建设,通过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消化、吸收、掌握、 创新聚变堆关键技术。 第九,加快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为中国后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好技术储备。 第十,培育一种可以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型二次能源,加快研发氢能的制备、储藏和利用技术。 十一 另类天然气又称可燃冰,顾名思义点火能燃烧,是一种非常规能源。它是天然气分手(除氢、氦和氖外)充填在水的晶体笼架中形成的冰状固体物,又叫(天然)气水合物或 固体气。由于可燃冰中以甲烷(大于90%)为主,故也称甲烷水合物。充填甲烷的可燃冰1立方米可产出气164立方米和水0.8立方米,其能量密度是煤和黑 色页岩的10倍左右,故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能源。 要形成可燃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低温(0~1 0℃)、二是高压 (&gt1OMPa或水深300m及更深)、三是充足的气源。由于形成条件的制约,可燃冰通常仅分布在海洋大陆架外的陆坡、深海和深湖以及永久冰 土带。大约27%的陆地(极地冰川冰土带和冰雪高山冻结岩)和90%的大洋水域是可燃冰的潜在区,其中大洋水域的30%可能是其气藏的发育区。 目前陆地上发现的可燃冰气藏与常规气藏赋存形式相同,都在成岩的层状地层中,因此开发上和常规气层开发基本相同。 陆上可燃冰气藏与海洋可燃冰气藏相比,气层厚度相对较大,并且均发现在含油气盆地中,气藏是下生上储型,气源是来自下伏地层中的常规气藏的热解气,因为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通常为-41%。至-49%。 目前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数量与规模比陆地上大,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边缘、西大西洋边缘,此外,东大西洋边缘和印度洋有小量发现。中、北美洲沿 岸发现最多。目前海洋中发现可燃冰多寡可能与研究调查程度详疏有关。随着研究和调查探查的增加,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 处, 2001年增加到88处。海洋中每处可燃冰范围往往很大,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面积就有约26000平方千米。海洋可燃冰往往赋存于新生代成 岩欠佳或未成岩沉积物中,在砂岩和粉砂岩中以细粒浸染状分布于孔隙中或以网脉状充填裂隙中,若在未成岩沉积物中通常呈团块状,絮云状、薄层状和透镜状,故 含气整体性较差,但在砂岩储集层中含气整体性较好,海洋可燃冰在上新世地层中发现多。海洋可燃冰充填的天然气,大多数来自下伏同体系沉积层 (物)和同层沉积物形成的生物气为主,由甲烷碳同位素组成,通常为-57‰至-96‰。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