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一、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

一、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2、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

3、武都花椒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武都——中国花椒之乡.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4、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

5、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6、岷县当归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适宜当归和其他中草药材的生长,有“千年药乡”的美称。当地阴湿、雨量足、高寒,“岷归”早在1500多年前当归就是贡品,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7、苦水玫瑰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围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

8、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9、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一、品种特点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

10、瓜州枸杞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

二、甘肃省农业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由各地根据省级当年实际下达的补贴资金总量,可结合二轮承包耕地面积或土地确权面积、粮食产量等因素综合测算确定。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鼓励各县区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各自实际,合理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充分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民将下达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用于开展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生产。

三、农业研发数据!!?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外都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力图打造一个全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流程。

对于农业机器人的科研,需要从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要求、制造成本、智能化程度等角度,满足不同气候条件、地形地势、生产种植环境下的农业生产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工学院、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等学院,为同时实现果园智能植保机自主导航,及自动对靶喷雾,跨学科、跨专业联手,联合研制了一种基于果园的自主导航兼自动对靶喷雾机器人。

运行图

该研究采用单个3D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采集果树信息确定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ROI内点云进行2D化处理得到果树质心坐标,通过随机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得到果树行线,并确定果树行中间线(导航线),进而控制机器人沿导航线行驶。通过编码器及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确定机体速度及位置,IMU矫正采集到的果树分区冠层信息,最后通过程序判断分区冠层的有无控制喷头是否喷雾。

设计图

结果表明,机器人自主导航时最大横向定位偏差为21.8 cm,最大航向偏角为4.02°,相比于传统连续喷雾机施药液量、空中漂移量及地面流失量分别减少20.06%、38.68%及51.40%。本研究通过单个3D LiDAR、编码器及IMU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了喷雾机器人自主导航及自动对靶喷雾,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及飘失量。

数据对比

除了喷雾机器人外,还有农业遥感、无人植保机、自动喷雾系统、数据精准提取、三维虚拟果园构建等技术,都在进行可以探索,顺应农机装备绿色、智能、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开展农机装备的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弥补我国农业复杂多样的特点和农机弱项短板。

智能农机

现在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和发展新型,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也会持续加快,科技强国的战略下,农业机器人也必将成为大势所趋。未来,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成果会逐步商业化,让更多便捷的农业设备走入千家万户,切实帮助解决人工操作减少、人员无法接触等实际困难,推动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

四、甘肃省农业保险补贴标准?

中央补贴品种:将小麦、青稞单位保额分别由300元、400元上调为350元、500元,保费费率不变。将牦牛、藏系羊的单位保额分别由2000元、400元上调为3000元、500元,保费费率均由6%降为5%。新增开办油菜保险,单位保额400元、保险费率4%。其他中央补贴品种继续执行原有单位保额和费率。

  省级补贴品种:将设施蔬菜保险品种划分为棚体和棚内蔬菜保险,根据棚体结构、造价不同,棚体保险分为日光温室、钢架拱棚、竹架拱棚3个明细,单位保额分别为7000元、4000元、2000元,保险费率均为3%;棚内蔬菜保险单位保额为3000元,保险费率为4%。露地蔬菜的保险费率由4.5%降为4%。其他省级补贴品种继续执行原有单位保额和费率。在保费分摊上,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总体要求,省级补贴品种继续执行对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只缴10%的优惠政策。

  “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品种:根据我县自身产业特点,开办“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品种8个,积极将具有一定规模、对农户增收作用显著的县级特色农产品纳入保险,原则上开办保险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总规模不低于2000亩、养殖总规模不低于5000头(只)。按照“先行报备,年底奖补”的原则,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备案的“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品种,省级财政根据预算资金安排和实际开办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补助。在保费分摊上,“一县一(多)品”保险品种由市、县区延续对已脱贫建档立卡户的既有优惠政策。

五、农业数据的特征?

农业大数据的特性包括大数据的五个特性,一是数据量大(Volume)、二是处理速度快(Velocity)、三是数据类型多(Variety)、四是价值大(Value)、五是精确性高(Veracity)。包括以下几种:

(1) 从领域来看,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子行业),逐步拓展到相关上下游产业(饲料生产,化肥生产,农机生产,屠宰业,肉类加工业等),并整合宏观经济背景的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据、乃至气象数据等。(2)从地域来看,以国内区域数据为核心,借鉴国际农业数据作为有效参考;不仅包括全国层面数据,还应涵盖省市数据,甚至地市级数据,为精准区域研究提供基础;(3)从粒度来看,不仅应包括统计数据,还包括涉农经济主体的基本信息、投资信息、股东信息、专利信息、进出口信息、招聘信息、媒体信息、GIS坐标信息等。

(4)从专业性来看,应分步实施,首先是构建农业领域的专业数据资源,其次应逐步有序规划专业的子领域数据资源,例如针对畜品种的生猪、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等专业监测数据

六、农业数据怎么分析?

农业分析包括农产品的种植收成,然后进行售卖所产生的经济对比。

七、什么是数据农业?

数据农业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遥感技术监测、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对农业进行精准的数据监测,而后将数据传输到平台,种植户可以通过平台观看到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再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实时操控。

数据农业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数据,它是一个集合,其中包括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部分,通过数字农业种植,可以达到合理利用田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目的。

八、甘肃省农业补贴啥时候发放?

甘肃农业补贴发放时间是五月中旬左右

九、甘肃省哪个地区农业发展好?

永昌县朱王堡镇

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

民勤县苏武镇

景泰县喜泉镇

康县阳坝镇

东乡族自治县那勒寺镇

秦安县安伏镇

通知还就有关事项进行了安排部署。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9 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19〕23 号)要求,选准主导产业,培育产业融合主体,丰富业态类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设集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产业强镇,把就业岗位留在农村,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十、甘肃省的农业以什么为主?

1、玉米制种

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年生产优质玉米种子2.7亿公斤,占全国种业的三分之一。

2、蔬菜种植

蔬菜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长势良好。棚外冷风交加,棚内春意盎然。

今年,张掖甘州区将建设以党寨、梁家墩、上秦等乡镇为核心的设施蔬菜产业基地;乌江、沙井一线10万亩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产业基地;以巴吉滩为核心,辐射明永、甘浚的10万亩戈壁农业产业基地;花寨、安阳、龙渠等沿山乡镇冷凉灌区5万亩高品质高原夏菜产业基地。从而,做强“甘州娃娃菜”等“甘味”品牌,打造高原夏菜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药材种植

陇西以产药材而闻名全国,是“中国黄芪之乡”,享有“西北药都”“千年药乡”之称。

以西北山区为重点,布局党参、黄芪、黄芩传统优势种植片带,实施标准化种植、无公害农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在东南山区生态种植绿色有机示范片带,种植款冬花、柴胡,加快中药材生态种植试点区建设;在北川、北山区,扩面增收,全程机械化推广种植的黄芩、柴胡、红花、党参、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品种,建设北川10万亩中药材药源基地。另外,在二阴山区和渭河沿川区,抓好柯寨、双泉、菜子、巩昌、文峰、永吉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4、矮化苹果

泾川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55.3万亩,户均6.6亩,其中苹果47万亩。已建成了3个五万亩乡镇,7个三万亩乡镇,172个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果品总产量达到40万吨,总产值达到20亿元。

泾川全县挂果园面积16.32万亩,成功注册“泾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果产业发展在现代产业园、链条延伸、效益提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泾川县将打造泾河流域苹果优势产业集群,实施老果园改造,争创国家级苹果老果园改优示范县,2021年将新建矮化密植果园1000亩,建设矮化苗木繁育基地,建成1座大型种苗交易市场,满足农业推广矮化苹果种植。

在泾川县党原镇、飞云镇矮化密植苹果设施园,矮化果园成片,已初具规模。全县完成绿色标准化果品基地认证30万亩,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